厭氧顆粒污泥基于上世紀8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生物顆粒污泥技術,是在高的水力剪切下,由產菌、產菌以及水解發酵菌等構成的,沉降性優于活性污泥絮體的自凝聚體。厭氧顆粒污泥大多數為黑色或者灰色,呈相對規則的球形與橢球形。成厭氧顆粒污泥(簡稱顆粒污泥)表面邊界清晰,直徑變化范圍為0114~5mm,直徑可以達到7mm。
厭氧顆粒污泥因其優于絮狀污泥的沉降性及高的污泥濃度,抗水力負荷和沖擊負荷的能力大大增強,使得第三代厭氧生物反應器的發展應用成為可能,對厭氧水處理工藝有著巨大的貢獻。厭氧處理是廢水生物處理技術的一種方法,要提高厭氧處理速率和效率,除了要提供給微生物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外,保持反應器內高的污泥濃度和良好的傳質效果也是2個關鍵性舉措。
培養顆粒污泥首先對基質有著一定的要求,一般的,在培養顆粒污泥的基質當中COD:N:P=110~200:5:1。而有機廢液的基質可以分為偏碳水化合物類與偏蛋白質類。厭氧顆粒污泥大多數為黑色或者灰色,呈相對規則的球形與橢球形。成厭氧顆粒污泥(簡稱顆粒污泥)表面邊界清晰,直徑變化范圍為0114~5mm,大直徑可以達到7mm。
以上信息由專業從事造紙污水厭氧污泥的貴宏商貿于2021/10/11 10:19:50發布
轉載請注明來源:http://www.noyhrm.com/nbguihong-1713051278.html